中办印发关于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的通知
习近平: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徽州宴事件”缘何发酵?信息时代,我们应理性围观一起社会热点事件

发布时间:2021-07-29  来源:央视网  字体大小[ ]

  安徽蚌埠的一名女子在遛狗时因未拴狗绳与邻居发生了纠纷,视频曝光后,网民们纷纷指责该女子,遛狗不拴绳,伤人后还这么嚣张。随后,有人爆料称这名女子是徽州宴老板娘,而徽州宴是安徽蚌埠的一家连锁酒店品牌,徽州宴随即遭到声讨和抵制。

  原标题:“徽州宴事件”缘何发酵?信息时代,我们应理性围观一起社会热点事件

  央视网消息:今天(7月29日)我们来关注这样一起案件。安徽蚌埠的一名女子在遛狗时因未拴狗绳与邻居发生了纠纷,这起看似简单的邻里纠纷却引发了网络热议,而且,在这名女子家人所经营的酒店门前更是引来了大量网络主播来此直播。为了能更清晰地理清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法治在线》记者赶赴安徽蚌埠,独家采访到了双方当事人以及办案民警,并拿到了事发现场的视频,我们先来看一下事发时的情况。

  今年7月2日,这样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出现,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女子称狗比人值钱”“女子遛狗伤人还口出狂言”等关键词陆续出现。

  视频曝光后,网民们纷纷指责该女子,遛狗不拴绳,伤人后还这么嚣张。随后,有人爆料称这名女子是徽州宴老板娘,而徽州宴是安徽蚌埠的一家连锁酒店品牌,徽州宴随即遭到声讨和抵制。

  事发后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3日,徽州宴公司发布了公告,称当事人行为属于个人言行,和公司无关,并向公众致歉,还称已解除和当事人的聘任合同。但这份致歉并没有让舆论场平息下来,反而不少人提出质疑,这名女子的丈夫是徽州宴大股东,解除合同的说法没有实际意义。

  与此同时,开始有在徽州宴办理了充值卡或预订了酒席的消费者前往酒店要求退卡或退订酒席。

  7月5日,蚌埠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官方微博发布警情通报称,邹某因遛狗和邻居邵某发生争执和厮打,邹某用语言威胁、恐吓邵某。邹某因殴打他人和语言威胁他人被行政拘留7日,邵某也因殴打他人被行政拘留3日。

  7月6日,蚌埠徽州宴餐饮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盛某发声致歉,证实了遛狗女子邹某是其妻子。而此时,徽州宴酒店附近陆续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主播来此直播,现场人员一度达到数百人。

  短短几天时间,一起邻里纠纷发展成一起社会热点事件,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记者见到了当时还在被行政拘留的遛狗女子邹某以及刚刚行政拘留到期的邵某,并采访到了相关办案民警,我们一起来听听两位当事人的讲述。

  这是警方提供的事发地对面的公共场所视频,视频中穿黑色衣服的就是遛狗女子邹某。

  邹某:当时下楼扔垃圾的时候把小狗带下去了,没有拴绳子,就那天大意了,没有戴狗绳,没想到会发生这事儿。

  邹某说,在她扔完垃圾准备上楼时,碰到了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邵某,也就是视频中穿粉色衣服的这名女子。

  邵某:我是大概中午的样子,下楼带小孩去买菜的,然后在我们单元门口遇到这个当事人。她带着一只狗下楼,因为她下来的时候,对于这个狗她是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所以说当时因为这个狗它就直接扑到我们家孩子身上,然后我当时就很心慌,就直接把孩子给抱起来了,也是比较气愤。

  邹某:小狗对着小孩叫了两声,可能惊吓到小孩了,没有想到给孩子吓哭,当时没有向小孩母亲赔礼道歉,就想把小狗带上来。可能正在训小狗,也(训)小狗,我就讲下次再这样叫揍你,就讲了这一句,讲小狗。

  据邵某讲,对方已经不是第一次遛狗时不拴绳了。

  邵某:我们之前上一年的时候也出现过这个情况,当时就是跟她说了这个事情,所以再遇到这个事情的时候真的是很气愤,应该说是出于这个本能吧,一个做母亲的这个本能,当时真的是很担心孩子。她当时也没有什么道歉的话,是我这边先推了她一下,有可能她就觉得我先动手了,我们两个就撕扯在一起了。

  邹某则回忆说,当时自己还没有来得及道歉,对方就先动了手。而且,她认为,自己的狗并没有咬到对方的孩子。

  邹某:小狗没有咬到她,她说小狗咬到她家孩子了,这是一点。第二点就是说小狗给孩子吓哭了,我还没有来得及向她道歉的时候她就开始破口大骂我了,所以这一块儿她骂了我,我没有反骂她,而且她又接着上来打我,然后我们两个就互相抓了一把。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双方肢体冲突了有一分钟的时间,随后两人分开。

  邹某:因为她带着孩子,我不想惹那事,我想带着狗上楼。这时她就给她对象打电话,我看她一打电话我就带着小狗上楼了。

  邵某:后来我说你暂时不要走,我说我已经报警了,你这个情况的话我肯定要跟警官去反映,后来我就到楼下我们这边物业去调这个监控,调监控结果后来说我们这边监控坏了。

  邹某则表示,在民警来到之前,对方的丈夫曾到过自己家。

  邹某:上楼了没等两分钟,她对象就光着膀子砸我们家门,让我出来,小狗咬着他孩子了,破口大骂。我就过来了到门口,完了以后跟他说先到底下看看摄像头,小狗有没有咬到你家孩子,然后这样一讲,他可能也就消火了,他就下楼了。

  这个事件看起来本来就是一场并不罕见的邻里纠纷,然而,又是因为什么让这起事件逐渐发酵,愈演愈烈,这一切还要从邵某将手机拍摄的视频发给别人讲起。

  据邵某讲,她当时拍摄了20分钟左右的视频,因为聊天软件的限制,她发了其中2分钟的内容给别人,后来不知道是谁将这两分钟视频中邹某的那番言论单独剪辑出来放到了网络上。

  邵某:只是一个邻居还有亲戚,跟他们说了这个情况,公共平台是我没有想到的。

  记者:你希不希望自己私人的一个事情在网络上被大家这么关注,这么讨论?

  邵某:您希望吗?

  随着舆论逐步发酵,一些网络主播开始前往安徽蚌埠,在徽州宴酒店附近开始直播。

  蚌埠市公安局南湖路派出所所长 许园:7月5日晚上开始就有陆陆续续的一些“网红”、一些网络主播到我们辖区,到徽州宴门口打卡。6日晚上是人最多的时候,我感觉有上百个主播,加上我们聚集的群众,有300多个人,最高峰的时候,整个路半幅路面都被堵上了。

  记者7月7日来到现场时仍有上百人。在这里,很多人都拿起手机进行拍摄,有不少是周边居民。有居民表示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所以拿手机记录下来,同时,也有不时传入耳中“求点赞”“求关注”的话语。

  在现场,除了网络直播事件本身进展的,还有直播卖货的。因为这里人流量大,已经开始有人摆摊卖些饮料等物品。这里本是十字路口的一角,这么大的人流聚集,对交通、对环境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为了确保交通顺畅,当地公安机关派出数十名民警在路口维持秩序,而清洁工也不时清理人们遗落的垃圾并不断提醒不要踩踏草坪。

  与此同时,针对这起事件的舆论场更是纷繁复杂,传播虚假信息的情况也不断出现。

  这段自称邹某外甥的发声引发了一轮新的针对邹某的声讨,让这起事件的热度再度增加。但是,经过当地警方核实,邹某并没有这样一位外甥。

  同样,这段“徽州宴老板娘公开道歉”的视频也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关注,正当网民开始讨论这个道歉视频时,事情竟然又出现了反转,有人经过对比核实后表示,“道歉视频”中所出现的女子竟然是一个网名为“莉姐百味人生”的网络主播,并不是邹某,目前这一账号已经被封禁。

  记者梳理后发现,这样的虚假信息并不罕见,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以及不断赶到当地的网络主播们,已经让当事双方都感到压力很大。

  记者:其实对于你个人来说你只是想回到平静的一个生活是吗?

  邵某:是,至少我能出门吧,有可能我路过的哪个地方,有个人在打电话我都要多看他几眼。

  邹某:我觉得这是我个人行为,希望放过我们家企业,与企业无关。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网络的发展,公众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渠道以及方式越来越丰富,但却不乏一些为了某些利益而恶意捏造传播虚假信息的情况存在。那么,对于这样的社会热点事件时,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围观?就此,我们采访了相关法学与传播学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因为每个人都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的,会对这种行为的是非褒贬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实这种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对制止犯罪、对制止违法行为、对弘扬正能量,我觉得有相当大的作用。

 

  在朱巍教授看来,一个事件的关注度和讨论度高,对制止违法行为、弘扬正能量有积极作用。但是,不乏有人、有平台在裹胁群体情绪为自己牟利。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会产生一波流量。那么如果是打着这个正能量的旗号,实际干着一些创造、制造流量的事情,利用群体之间的极端情绪,裹胁流量为自己服务,人民权益、老百姓福祉在这些人眼中没有意义,只要有流量什么都可以。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室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四条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通过对传播规律的多年研究,王四新教授认为,当发布的网络信息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全面,片面的信息、虚假信息会影响公众的判断。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政策与法规专业教授 王四新:你实际上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故意去点燃群众的情绪,但其实他是拿这种事情作为俘获公众的注意力,引发公众的关注、引发自己的流量暴涨,他其实是拿这个手段来作为自己流量变现、名誉和利益变现的一种手段,他把人家正常的诉求踩在脚下,然后来实现他自己非法的个人目的,这个是很恶劣的行为。

  多年研究网络传播领域的朱巍教授介绍,这背后都是流量的驱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他只要去了那个地方之后,流量就会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呢?主要原因还在于算法。互联网平台发现这个事件、这个人的流量比较多,那么就会相关地把流量倾向他,很多“网红”掌握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从线上蹭流量转化成了线下也要蹭流量。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政策与法规专业教授 王四新:这里面不存在一个言论自由的问题,这里面只有一个公共秩序和个人私生活安宁问题,所以这是一种打着关心公共事务的名义,其实牟的是个人的流量红利。

  那么,这样的行为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你在网上口诛笔伐,难道真的把这些企业都关了就好了吗?都关了之后谁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今天关了徽州宴,明天还有哪些企业?在互联网现在这种环境之下是能骂死一个企业的,是能骂死一群人的,而骂人的人却觉得自己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他势必会影响到线下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合法人的合法权益。

  在这一点上,朱巍教授认为,网络平台应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任何社会包括任何技术都是这样的,仅靠自律是远远不够,仅靠自律是会搞坏市场的。现在必须要监管,那么监管的抓手不在于事后,而在于流量,你到底是怎么分配的,算法是怎么去分配、怎么去推荐的,什么情况下这些流量该分配给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样的信息,这个要有一定的分寸。平台的公信力也就在这个地方,在一些问题上要踩刹车的,平台的社会责任要提到前面去。

  朱巍教授建议,网络平台在制定算法时不应该只考虑流量,应该把社会责任融入其中。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2020年3月1日有相关的互联网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那么需要平台来做什么呢?就是把这些规定融入到你的算法里面去,融入到你的平台责任里面去。

  在信息如此纷繁的情况下,作为普通人又该如何理性围观一起社会热点事件呢?朱巍教授提到,公众围观一起事件,本质是社会监督,但应合情合理合法。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因为围观的过程中会让很多可能不能见光的东西公开化,公平、公开、公正,用围观的方式来改变,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发展大的方向。但是我们不能以围观为名实际侵害到别人的权益。所以这个事件可以反映出来,我们表达意愿应该怎么表达?一定要记住,第一个就是要法律做底线,第二个是公序良俗作为底线,第三个其实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法律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